【光明日报】碳经济里有大学问——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探索“碳市场”的运行机制

发布者:ok1133诸侯快讯网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421

    来源:光明日报

    


碳经济里有大学问

——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探索“碳市场”的运行机制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陶慧《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7日 01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碳市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作为中部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湖北已成为全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碳市场,正全力推进“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建设。

  在碳市场的建设过程中,设立在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的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对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了智力支撑,体现了一所大学碳经济研究的领先水平。

打造全国碳市场的“湖北样板”

  2011年,湖北省成为国家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目前,湖北碳市场交易规模、连续性、引进社会资金量等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在打造全国碳市场的湖北样板上展开了积极探索。

  碳市场交易主体为政府强制管控进入的控牌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湖北省将年综合能耗一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共有400余家大型企业。目前,湖北碳市场有效交易日占比100%,企业交易率100%,企业履约率100%,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在每吨15元至35元间运行。纳入企业通过碳市场实现减排收益3.5亿元。

  对于企业而言,碳市场不仅仅是一个减排工具,更是一个转型发展工具。华新水泥是湖北省首批纳入碳排放管理的企业,当年获得2000余万吨的碳排放配额,在年底实际结算时超出100余万吨,只能花费3000余万元到市场上购买相应额度以完成履约。第二年,企业就在节能上下功夫,从最大的消耗燃料上做文章。通过自主研发技术,把生活垃圾等加工成绿色环保的垃圾衍生燃料以替代煤炭,加之利用余热,碳排放总额减少10%。华新水泥不仅实现了水泥生产成本的下降,还实现了碳排放额度盈余。当年通过出售盈余的碳排放额度40余万吨,净收益900余万元。

  湖北碳市场始终坚持排放总量适度从紧控制原则,2014至2019年,企业免费排放配额逐年递减,有效倒逼了企业减排。2014至2019年,湖北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碳的同时,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同时,湖北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全省农村户用沼气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达128个,预计年均减排量214万吨。目前已有217万吨省内贫困地区产生的碳减排量进入市场交易,为贫困地区带来收益超过5000万元。

  湖北还积极开展碳金融创新,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6家银行签署1200亿元碳金融授信,用于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开发和技术应用;在全国首创了碳基金5支、碳托管592.28万吨、碳保险等碳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建立湖北碳市场高校智库

  打造全国碳市场的湖北样板,离不开高校智库的理论研究。

  获评“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目前是全国唯一在本科阶段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方向人才培养的学校。学校申报成立的“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湖北省内唯一专门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研究机构。

  完善碳排放体系,引导低碳生活,关键靠人才,能力建设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构建了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体系及报表制度,合作开发了“湖北省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在线填报系统”,并针对政府和企业基层工作人员开展了29场能力培训,培训3681人次。对湖北省县级以上能源气候等相关人员的全覆盖培训,有力支撑了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立足湖北,放眼全国,创新中心进一步参与到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永平说:“全国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是碳交易市场管理的枢纽。这个系统实现碳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最终将湖北建成全国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绿色资本市场。”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通过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中创碳投等协同单位合作,形成全国两会提案1项,湖北省两会提案2项,武汉市两会提案2项,决策咨询报告6项,技术采用23项。

提供中国碳市场学术理论支撑

  经过多年运行,我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但是在制度设计上也显现出不足和缺陷。碳市场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创新中心在重大项目申报和理论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和进展,助力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和建设。其研究项目《我国重点行业与地区碳配额分配方法与能力建设》获2018年度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气候变化风险的全球治理与国内应对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的课题研究,完善和弥补我国乃至全球在碳市场建设研究领域的空白点。

  与此同时,创新中心承担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评估与完善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法评价与完善》,直接服务于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决策咨询意义。创新中心申请的《湖北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核算制度研究及能力建设》被列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该项目对构建湖北省地方和企业层级的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快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中心依托诸侯快讯手机版官网应用经济学优势学科,推动交叉学科建设,积极助推中国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在国际国内高质量期刊发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能否诱发绿色创新——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的证据》等学术论文,出版了专业著作《全球主要碳市场制度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气候变化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创新中心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环境经济学学术期刊《环境经济研究》,出版蓝皮书系列,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陶慧)

新闻链接: